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润瑞安>正文
民间道德奖设奖者郑超豪的“慈善代码”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7-03-07 16:29:00编辑:李洋洋

  自2015年《温州市民间道德奖指导管理办法》出台后,温州市各地民间道德奖呈井喷之势。从2016年初的271个上升到现在的1882个,获奖人数也达到了3998人。这些“民”字奖项,有个人设奖,也有企业及村集体设奖。它们展示了温州人的敬业之道、爱家之德、立人之品、乐善之行,是温州市民间蕴藏的巨大道德力量。

郑超豪(2排正中黑衣男子)和崇德慈爱站的义工们。

  3月3日上午,崇德慈爱站瑞安市中医院服务点义工张小英给郑超豪发来一条短信:上个月已经收到捐款38105元。

  这笔捐款将用于每天的爱心早餐发放。自2014年元旦至今,瑞安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超豪会带着义工,风雨无阻地在瑞安玉海广场和瑞安市中医院广场向环卫工人等发放爱心早餐。每天发放约2500个实心包及豆浆。截至今年2月份,累计发放实心包超280万个、豆浆约3000桶。

  这只是郑超豪所做慈善事业之一。自2005年以来,他先后牵头成立10个民间慈善基金,帮扶超2万人次。

  郑超豪个人设奖,是温州众多“民间道德奖”的一个缩影。据我市宣传部门统计,在“民间道德奖”个人设奖数中,瑞安最多,有217个;奖励基金总额,瑞安最多,为910万元;累计获奖人数瑞安最多,有1127人。

环卫工人领到了爱心早餐。

  代码一:成立10个民间慈善基金

  郑超豪牵头成立10个民间慈善基金的故事,要从2005年说起。当年,他成立了第一个基金——陶山教育基金,从此走上了“草根慈善”之路。这个基金主要用于奖励陶山籍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陶山片区师德优良、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和校长。成立当天,认捐金额就达140多万元。

  2008年,郑超豪的母亲去世。家人商议之后,兄弟姐妹简办母亲的丧事,凑了近10万元,以母亲的名义成立“华鑫道德基金”,主要用于在乡里开展道德示范家庭的评选,每年15户,至今已经评出100多户道德示范家庭。

  2011年,郑超豪在华鑫道德基金中加入了父亲郑明的慈善力量,提升为“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用来奖励瑞安市的道德示范家庭、道德模范个人、诚信道德示范经营户以及新居民道德模范等。该基金成立后,已奖励瑞安市近千个道德示范家庭及个人,此外还给拾金不昧的安徽籍新居民李国龙、诚信老爹吴乃宜等人奖励共4万多元。

  郑超豪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大,陶南女婿济困敬老奖优基金等10个慈善基金先后在他的带动下成功创立。到2016年,这10个基金资金总额已经突破2000万元,帮扶奖励对象超过2万人次。

  郑超豪说,这10个基金,好比10个由他抚养长大的“孩子”。他想通过这些“孩子”,多帮一些人。

  代码二:实现从给到借的模式转变

  随着受资助者的变多,郑超豪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基金帮助的是贫困学生,但是这些受资助的经历对学生反而是压力。

  2006年,郑超豪曾结对两名贫困大学生,每学年各资助5000元。按协议要求,学期结束后,受资助的大学生要向他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但是,这些学生并没有那么做。后来,他与几名曾受资助的大学生交谈后发现,他们虽然受到捐助,但家庭隐私被公示后,心理压力很大。还有一位已经大学毕业的学生对郑超豪说,他每年都要给资助过他的企业家拜年,如果哪一年不去,这位企业家会不会觉得他不懂感恩?

  “放下了经济包袱,却背上了精神包袱。”这让郑超豪有了新的思考:能不能创立一个基金,能真正起到助学解困的目的。后来,一个助学返还模式形成了。

  郑超豪的想法得到了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的认同。2007年8月,由华峰集团出资1000万元,成立华峰诚志助学基金:不再公示学生家庭隐私,让学生在接受资助时签订一份诚信协议——在领到第一笔资助款后的8年时间里,当有经济能力时,分批或一次性将助学金返还到助学基金。郑超豪将这一基金取名“诚志”——既要诚信,又要励志。这个要求“回报”的助学基金,实现从“给”到“借”的模式转变。

  一位在温州大学读书的受助学生说:“当人把感恩铭记于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现在不仅是为自己活着,还在为回报社会活着,从而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

  现在,这个基金已经运行了快10年,每年都有100名大学生接受资助,单笔金额5000元,至今已经有30多位学生陆续还款。郑超豪说,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有偿还能力的学子讲诚信,甚至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成为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的捐赠者,去帮助曾经像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郑超豪还在考虑给这些受助学生成立一个联谊会,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个基金中来。他认为:“这些家庭背景相似的学生在这个群体中有归属感,他们还可以互相鼓励,更好地回报社会。”

  代码三:用家风家训引导家族慈善

  在瑞安市陶山镇沙洲村郑超豪的老家,张贴着“郑氏家训”:亲意欣欣孝色温,家庭和睦皆欢。鸟雏羔羊知报本,人子不忘椿萱……在他的工作笔记上,也记着这么一句话:规矩做人,行孝扬善,厚德循道。在郑超豪看来,家风看似小家庭的风气,实际上就是社会风气的一种指引。

  “在我的家庭里,奶奶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来解说老墙上的那些家训。”郑超豪介绍,他的奶奶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很朴素。她在村里的老渡口搭亭,供路人遮风挡雨。上世纪60年代,村里会有一些外地商贩挨家挨户地叫卖,奶奶总是热心地先做其生意,再留其吃饭。

  因为妻子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工作,2010年,郑超豪和妻子成立了诚济关爱护士基金,让更多人理解护士的工作。郑超豪女儿参加工作的第一份工资就捐献给了这个基金。

  郑超豪说,一个人是做不了慈善的,因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把这个事业坚持下来。现在,他每个月都会把部分工资捐献掉。

  代码四:发展“崇德”帮助精神贫困者

  最近,郑超豪退居二线,想专注他的“崇德事业”。这里,凝聚了郑超豪的慈善精神。

  崇德书院是“崇德事业”的重要部分。该书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道德品行培训机构,培训对象是各级党员干部、医务教育工作者、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管理者以及社区矫正和康复对象等。书院日常的教学及生活费用,均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自2013年12月创办以来,共举办孝德培训班219期,参训人员达14036人,人员遍及温州、丽水、绍兴等地,甚至黑龙江、河南、江西、青海等省。

  此外,在原有的基础上,他创办了崇德慈爱站、崇德互助义工队、崇德文工团、崇德诚善农场、崇德共享基金等,这一系列事业让郑超豪的工作劲头越来越足。他说:“我们帮助的不仅仅是物质贫穷者,有些人在物质上虽然很富足,可是精神上是贫困者,也是我们帮助的对象之一。”

  因为慈善事业,郑超豪相继荣获温州市首届慈善大使、浙江省慈善奖等称号。现在,他考虑更多的是慈善带来的社会效果,他想通过自己的慈善行动,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