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润瑞安>正文
瑞安“抠门老人”20多年捐资300多万元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7-09-15 09:10:00编辑:李洋洋

杨余律

  今年74岁的他,听力比以前有所下降,说话时常常要扭过头来,把手放在耳朵边喊:“你说大声点,我听不见!”

  记者采访时,他的手上还绑着医院手牌。因为肺气肿、气管炎,去年底、今年以来他陆续住院了100来天。很难想象,衣着朴素、身材瘦弱的他就是那位热心慈善,20多年来为家乡建设、助学捐款300多万元、曾获“中华慈善奖”提名的“最美瑞安人”杨余律。

  他很“抠门” 出门几乎没打过车

  1982年,杨余律带着13岁的大儿子到荷兰闯荡。两年后,杨余律回到了家乡。如今,他独自居住在瑞安市湖岭镇峰垟村小儿子的房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国外生活,老伴则去了孙子的工厂帮忙。

  杨余律身上的T恤和裤子,已经洗得褪了色。这是十几年前子女给他买的。尽管是夏天,杨余律的脚上还穿着冬日的棉拖鞋,因为风湿病的关系。

  说起眼下的生活状态,杨余律只用了“青菜淡饭”来形容。“除去药费和人情往来的费用,基本上没花什么钱。”他告诉记者,以前爱吃肉,现在因身体状况,肉很少买了,偶尔去菜场买点蔬菜。一天的生活费,不过10多元。

  “出门只坐公交车,从没打过的,乘三轮车也舍不得。”杨余律回忆,以前在乡里工作那么多年,从来没有用过专车,都是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门办事。“现在有公交车坐坐已经很幸福了。”他说。

  他很慷慨 20多年捐资300多万元

  夏日的清晨、黄昏,不少村民在峰垟村公园里散步、聊天、健身。这里是峰垟村第一个公园,占地500多平方米,平坦的水泥地上安装了多种健身设施。4年前,杨余律出资40多万元,才有了这个公园。

  1999年,桂峰公路要浇柏油路,杨余律捐出10万元;2001年,宅西村修建文化活动场所,他把儿子汇来让他治病买药的1万元捐了;2005年,他为当地文化活动中心捐赠23万元,2007年再次捐赠10万元;2006年在瑞安市“慈善一日捐”认捐大会上,他捐出15万元;2001年至2006年,他累计交党费10.1万元;2008年,他为桂峰公路延伸至巾子山路段工程捐款12万元;2013年,峰垟村“两委”决定在村里修建一座六角亭,同时修建一条道路和一座桥梁,他带头捐资,陆续捐了29万元左右……

资料图片

 

  这些,只是杨余律捐款记录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当地修路、开发风景区,还是改建学校危房、修敬老院、造自来水厂、建文化宫,杨余律总是带头捐款。

  杨余律不仅捐钱,而且还捐房子。2003年,他听说当时的桂峰乡侨联正为缺乏一处活动中心而发愁,就毅然决定把夫妇俩足足忙碌了两年才新建成的900多平方米、价值达56万元多的房子慷慨捐给了乡侨联。

  记者在杨余律的“账单”上发现,2009年以来,他每年至少捐出十几万元。20多年里,这数额高达300多万元。“还有很多没有记录在内。”说起这些年来的捐款,70多岁的杨余律挥挥手,表示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捐款做善事于他来说,就好像爱美的女人买衣服一样,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

  感谢家人支持 慈善步履不停

  “我的祖母勤俭持家,祖父吃苦耐劳。尽管当时家里十分困难,只要碰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祖父也会慷慨解囊。”杨余律说,家里人的善良品质,从小渗透进他的内心。

  近年来,杨余律先后荣获民政部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提名奖、“全国侨界十杰”提名奖、“浙江省侨界十杰”、温州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

  说起荣誉,杨余律不忘夸奖自己的“老婆娘”董文梅:“她这个人省吃俭用,边种田边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长大。她为这个家庭奉献了很多,也和我一起做了很多慈善事情。”

  做慈善,杨余律最感谢的是儿女的支持。“我捐的并不多,自己没有钱,靠的是节省,靠的是动员儿女。孩子们看着我这么多年的坚持,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意义,很积极捐钱一起做慈善。”他说。

  杨余律的慈善行为迄今没有停止下来,他笑着说:“对我来说,捐资帮助他人最有意义。”

  记者采访结束时,杨余律要赶着去镇上办事。天下起了雨,他坚持撑着一把伞站在雨里等公交车。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