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润瑞安>正文
瑞安:9年献血133次 这位“献血达人”用鲜血为生命护航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07-09 09:38:00编辑:李洋洋

林国选在献血

  9年,133次,累计献血量达27100毫升,超过6个体重50公斤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今年36岁的林国选是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保卫员,过去的近10年时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一件事——无偿献血。当问及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献血时,他微笑着告诉记者:“想到自己的血能救活一个人,就去献了。这还不是想献就能献的,说明我身体还不错哦。”

  一次偶然

  从此走上献血之路

  林国选是江西鄱阳县人,2003年来瑞,成为一名新瑞安人。说起自己的第一次献血,他坦言,当时并不懂献血是什么,别人去献血他也就跟着去了。

  那是2009年2月,正值农历新年,当时正在某物业公司上班的林国选被几个同事一同拉去献血。“经过简单的体检,我就献了200毫升的血,我问采血车上的护士,我们献的血有什么用,那个护士告诉我,这些血可以救很多人命。”林国选回忆说,“当时,我觉得很激动,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就能救他人性命,这是多好的事情呀。”随后,林国选领到了一本献血证,拿着这个小本本,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有了第一次献血,接下来,每每听到哪里有组织义务献血,林国选都毫不犹豫地过去参加。从不定期献血,变成了定期的“任务”。“每次献完血,感觉自己无形中又帮到了别人,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林国选说。

  当然,林国选的这个“习惯”也逃不了家人的“责问”。当父母得知他在定期献血时,不止一次地劝阻他。“在老人家的印象中献血就像是在卖血,是一件丢人的事。”但林国选并没有放弃,他将自己所了解到的献血知识向家人普及,在他一次次的灌输与影响下,家人也渐渐理解他,支持他。

  9年来,林国选先后3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的献血证也积攒了几十本。

  一个信念

  伴随乐于奉献之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国选从报纸上得知“献血达人”郭明义的事迹,从而也了解到献全血需要间隔6个月才能再次献血,而献成分血主要是机采血小板,只要间隔半个月就能再次捐献,但是捐献过程繁杂、耗时较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少数人才会尝试的血小板捐献,他说这样就能帮助更多人,为他人赢得更多生的希望。

  2012年6月,林国选首次成功捐献血小板。当时,瑞安市血站还未开展血小板采集工作,林国选就特地请假跑到温州去捐献,每两周一次,从不间断。2015年,林国选加入瑞安市热血志愿者服务队,也曾跟随志愿队伍探望白血病患者,从此,他捐献血小板就更加义无返顾了。

  2016年,林国选在市妇幼保健院任保卫一职。接触到医院这个大环境后,让他的献血之路走得更加坚定。他说,来医院工作以后他曾遇到过两次产妇大出血,收到血站发出的消息后他都第一时间赶去献血。

  多年的献血经历,也让林国选帮助人的信念更加坚持。2012年4月,他与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同年6月,他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大家庭中的一员。

  “我是一名普通的保卫员,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希望有生之年能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果我的血小板能够换来患者的康复,那我就一直献下去!”林国选说。

  相关链接:

  什么是捐献血小板?

  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从一只手臂进针,通过相联结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然后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全过程约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左右。

  捐献血小板优点:

  单采血小板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安全,受血者只需要接受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即可达到治疗量,可以降低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风险几率。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地血小板在48至72小时内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更短。因此献血者可以每间隔一个月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有多重要: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急性白血病患者、癌症患者、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巨血小板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才能延续生命。

  [编后]

  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后,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

  “生命无价,我希望能尽我所能帮到别人。”林国选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献血!

  9年来,林国选用坚持与无悔传递着爱心,演绎着平凡人的传奇。与林国选同行的,还有千千万万个无偿献血者。他们用一袋袋热血,让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