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瑞安>正文
瑞安:文明创建,让百姓生活质提心舒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7-09-18 09:13:00编辑:李洋洋

  文明的诠释,皆在于众;创建的归宿,皆在于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瑞安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始终把为百姓造福作为主旋律,一心一意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环境宜居 心有所属

  傍晚,太阳西沉,滨江大道三期景观带附近就热闹起来,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或跳舞、或散步……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景观带另一侧,飞云江绕城而过。近年来,经过市委、市政府的不断努力,滨江大道一期、二期、三期堤塘修成景观带,既筑起防汛屏障,又成为一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丽景观带,赢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文明创建,体现在改善城市的宜居环境上。近年来,我市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景观带、街头小公园多了,百姓有了更多的休闲之地。

  瑞祥公园位于瑞祥新区,与瑞祥广场、罗阳大道西侧沿河景观带以及河流水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辐射莘塍、锦湖和安阳片区十几万人口,内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城市规划展览馆等主要设施,成为市民生态休闲、城市文化展示及健身运动等绝佳场所。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公园,我市新建了几十处。

  “要说‘创文’的变化,那就是路多了,出行方便了!”在安阳上班的郑先生高兴地说。过去,每天都会因为交通问题而早早地起床上班,自从万松山隧道打通以后,家住华侨新村的他,可直接通过隧道,绕过交通拥堵点,10多分钟就能抵达公司,既省时又方便。

  瑞安市城市发展呈沿江带状分布,交通干道单一,车多路少,曾一度拥堵。近年来,瑞安市加大对西进、南进、东进、北进等出口道路建设力度,同时推进城市道路治堵工程,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渠化交叉口等,2015年至2016年,打通断头路11处,完成8处交通拥堵点整治,今年实施交通路口缓堵“短平快”改造10个。瑞安市还采取错时停车、增加泊位等措施,想尽办法解决停车难问题,2015年至2016年新建市区专用停车位1万余个,今年要新建社会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

  文明城市,还应是一个有自由游弋的鱼儿,鸟语花香的城市。通过治理污染,减少废气排放,让天更蓝、水更清。通过“大拆大整”等整治,违章建筑拆除了,路宽了,消防通道顺畅了,老百姓的安全更有保障。数字体现了干劲:瑞安市纵深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657处、321.06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瑞安市一年至少开展300场专项行动,助力“创文”。这几日,全市机关部门干部、村居(社区)干部和居民志愿者、党员上街、进村、入小区,展开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安阳街道进源社区的居民看到这么多志愿者在劳动,也纷纷拿起扫帚,他们说:“瑞安是我们每个人的家。”

  每当夜幕降临,置身隆山塔边,放眼望去: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轮廓,被各式灯光点亮,车辆往来穿行其间,一静一动,勾勒出瑞安这座文明之城的繁荣景象。

  即将回乡工作的瑞籍毕业生方晓明说,这些年,家乡给他的感受一次比一次震撼,一幅幅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景象,让人不由得产生自豪感、归宿感。

  生活便利 心有所安

  文明城市,要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让百姓享受到更好更全的民生服务,让百姓的幸福感唾手可得。

  近日,记者来到市区东门菜市场,如超市般的菜市场让人眼前一亮:全新的顶棚、风扇、吊灯,干净敞亮的地面、墙壁,一个个摊位排列整齐有序,偌大的菜市场,空气清新洁净,看不见一只蝇虫在飞。

  前来买菜的潘阿姨说,以前东门菜市场乱搭建、乱扔垃圾等问题严重。现在,大家拥有一个全新的购物环境,买得放心、吃得也舒心!

  农贸市场不仅肩负着满足百姓“菜篮子”需求的重要功能,还是城市形象的风向标。2016年,我市出台《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年内建成区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毕,非建成区完成改造70%的目标。截至去年,瑞安市市共完成改造提升39家次,面积达7.2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286.35万元,建成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9家、省级放心农贸市场10家。瑞安市现有农贸市场75家,近5年来共完成改造提升29家次,建成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9个、省级放心农贸市场8家。“明年,瑞安建成区农贸市场要全部改造完毕,到时候,老百姓的菜篮子会拎得更幸福。”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

  公厕看似摆不上台面,却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创文”避不开、绕不过的硬件指标。市区白岩桥的公厕,蹲便器厕位完全隔断,坐便器厕位两边安装了不锈钢扶手,镜子、洗手台、洗手盆等设备干净整洁,俨然是“准三星”级别的公厕。

  多年来,瑞安市文明城市创建投入经费逐年上涨,在2015年文明城市创建预算1.8亿元的基础上,近两年持续投入,每年增长30%以上,并逐步向城市公共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基层单位及群众素质教育上倾斜。如安排城区公厕改造提升经费2000万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补助每年达1000万元以上、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整治市级补助经费2200万元。

  近年来,瑞安市加大对绿色出行的宣传和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首批公共自行车现身街头,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遍布到大街小巷,截至目前,瑞安市共投入公共自行车3590辆,建成桩位134个,实现自行车网点与公交站点的衔接,打通了群众公共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家住市区宏瑞大厦的张先生说,自从公共自行车投放以后,上下班开车的次数少了,有事没事总喜欢骑自行车,不仅方便,还能锻炼身体。据统计,目前瑞安市办有公共自行车卡或者关联市民卡开通公共自行车租借功能的用户有5万人左右,日均借骑达万次以上。

  这几年,瑞安市公交事业也是迅速发展,2015年,市区开往高楼、马屿、汀田、场桥等地多条公交线路开通。目前,全市共计有27条公交线路,投放331辆公交车,其中共有18条线路223辆公交车从市区至城郊、乡镇,基本满足了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大大缩短了城乡距离。

  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幸福感,被市民写进村歌、鼓词、快板、顺口溜。他们说:“我们不羡慕北上广深,最爱的就是瑞安。”

  精神富足 心有所寄

  走进汀田街道后里村的文化礼堂,体育设施、书画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地应有尽有。村民们只要一得闲,就会来到礼堂里练唱,或者排舞。礼服一穿,话筒一拿,土生土长的村民一下子就有了明星范儿。大人在排练,孩子们也不愁没人看管,他们正在文化礼堂的书屋内津津有味地看书呢。

  瑞安市已建成的134家文化礼堂,各具特色,成为农村群众“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今年4月13日,第十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核工作组到瑞安博物馆考核验收。包括瑞安博物馆在内,我市目前已有超过3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像高则诚纪念堂、陈傅良纪念馆、叶适纪念馆等,成为培养下一代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

  前日晚上21时,记者来到瑞安市图书馆万松分馆,这是瑞安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馆内灯光柔和,装修颇具民国风格,环境温馨舒适,不少爱书的市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里,暖心阅读。

  在24小时图书馆内,7000余册馆藏图书任读者翻阅,馆内配置自助借还设备、自助办证机,读者可自行操作开通市民卡,没有时间限制,只需手持图书馆借阅证或市民卡即可随时借书还书。

  近年来,瑞安市加大投入,打造了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已创建10余个乡镇街分馆,设立90多个图书馆流通站,建成200多个农家书屋,创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通“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不断满足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市图书馆现有藏书30万余册,日均接待读者近3000人次,日均外借书刊3500多册次,图书借阅量居温州各县(市、区)之首。

  这几年,瑞安市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在不断增长。在环境秀美的瑞祥广场,新建成的瑞安书画院总建筑面积531平方米,是一家纯公益性综合创作交流展陈的展览馆,有书画展厅、创作交流室,致力于打造“至美艺术,惠民至上”的文化场所。如今,多场书画小品展陆续在书画院展出,让人们在书画学习、熏陶中获益。

  同样在瑞祥新区,瑞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就是一部教科书,它用声、光、电、影塑造艺术效果,演绎着瑞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不让人感受到瑞安悠久厚重的过去和无可估量的明天。

  “之前,瑞安广场一带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极大方便人们的文化学习、资料查阅、科普教育等需求,如今,城市规划展览馆、瑞安书画院等开放,又将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一份亮丽。”刚刚参观完城市规划展览的市民王晨认为,“创文”,延续瑞安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让瑞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变得更加完善,也让百姓获得感更强。

  更多与文化息息相关的“美丽系列”在创建中推进。投资3000万元的公园路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工程正在实施中,将充分挖掘玉海楼、利济医学堂等老建筑文化底蕴,建设家风馆、巷弄文化等,彰显瑞安特色。

  记者手记

    文明城市创建,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华瑞社区陈阿姨一句话简单明了:“不论是环境改善、交通便利还是服务完善、文化惠民,一句话,人心暖了,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收获。”她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它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实实在在地从中受益。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