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图集>正文
携手齐心共创文明 瑞安用文明标刻城市温度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05-07 14:45:00编辑:李洋洋


  2017年11月17日,瑞安市成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再添一块“国字号”招牌,记下瑞安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5年,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而就是这一瞬,让瑞安这座城市站上跨越发展的“风口”,迎风展翅。

  这是一座城市品质的全面升级。从2002年成为首批跨入浙江省文明城市行列的县(市、区),到2011年荣获“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称号,再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瑞安以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自信地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这是对人民期盼的最强烈回应。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工程的实施,瑞安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了,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幸福指数更高了。

  这是新时期瑞安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全体瑞安人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践中锤炼出“有志者事竟成”的创建意志力,开启新一个篇章。

  举全市之力

  厚植精神文明沃土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文明创建,离不开精心耕植的精神文明沃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三年来,在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瑞安市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机制保障,全域全民创建,迅速点燃了群众澎湃的创建热情,推动创建合力加速形成。

  领导带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高位推动,顶层设计。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创建办第一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11个专项指导组组长。他们以上率下,在动员大会、攻坚大会、誓师大会上发出创建动员令、冲锋号,下达军令状。

  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8大类100个项目,到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文明校园创建等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攻坚项目,再到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小餐饮、占道经营等十个方面专项整治……一个个民生焦点被提上文明创建的“日程表”,倒排时间,紧抓落实。

  机制创新,为文明创建带来不竭动力和保障。在“创文”中,我市实行督查工作常态化、全覆盖,市四套班子领导现场办公、明察暗访;构建起党政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市民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督查、创建办综合督查等“七位一体”的紧密融合型督查链。三年来,我市开展实地督查3000余人次,直接促成3万余个文明创建问题得到整改落实,一大批阻碍和影响创建的关键疑难杂症被逐一攻克。全市118个市直单位和71个社区(村居)结对共建,实行网格化包干负责,形成合心合力、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

  聚沙成塔,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企业责任和民间力量被广泛地动员起来。企业积极“反哺”社会,募集1.4亿元资金助推“五水共治”,捐资5000万元建设平原绿色通道碳汇林,自发成立市企业家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2万人,各领域志愿服务队130余支,服务记录时间达54万小时,率温州之先打造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学生儿童,还是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均热情参与,走上街头展开文明劝导,随手拍展开群众监督,为城市管理“挑刺”,文明创建成了“全民家事”,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享创建成果

  城市新风扑面而来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追求一块牌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更美好生活。

  “原来发臭的气味没有了,水明显变清变绿了,鱼儿也多了,还碰见不少人在这里夜钓。”初夏的傍晚,家住塘河南路的市民李先生重拾了饭后沿着塘河散步的习惯。这样由衷的赞美背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让瑞安曾经脏臭不堪的37公里环城河再现清水绕城的美丽景象。

  三年来,在瑞安市各个行业、方方面面,文明创建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剿灭劣Ⅴ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紧密结合起来,系统解决问题,统筹推进工作,实现标本兼治,给予了市民越来越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全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资金,专项强化公共服务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街头巷尾乱停乱摆的现象少了,和谐有序的场景多了,处处可见白墙灰瓦的浙南民居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美丽墙绘。17个曾经污水遍地脏乱无序的老旧菜场全部翻修建设,焕然一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曾以“脏乱差”著称的弃渣场,成了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明镜公园,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7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2%……

  踏上文明之旅,瑞安城市面貌开始蜕变,一天比一天美丽动人。

  在城市中,斑马线前最能见文明,见温度。如今行走在瑞城街头,即使没有设置信号灯,途经的公交车、私家车远远就开始减速,并在斑马线前停下,让行人优先通过。

  瑞安市从“礼让斑马线,共创文明城”的实践活动着手,制定实施公交车、出租车“礼让斑马线”的具体举措和奖惩机制,建立起60家温州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认领15个建成区十字路口志愿劝导机制,打造城区万松东路、罗阳大道等“礼让斑马线”样板路,实现城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系统覆盖,在50多所学校中普及深化“文明出行从校园做起”等活动,让“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成为习惯。从被动停下到主动让行,从单方礼让到互动点赞,当知礼、守礼、行礼成为群众自觉,文明,就在这样的点滴行动中一点点升温。

  不仅如此,瑞安市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已经成了过去,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已成常态,“最多跑一次”成了政务窗口掷地有声的承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打造“和谐城市”的脚步让市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攀升。

  城市新风,散发着馥郁芬芳,正扑面而来。

  树道德标杆

  德润瑞安成为风尚

  在瑞安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是“最美现象”从盆景转为风景、变为风尚。人人感受“最美”,人人争做“最美”。

  35岁的最美教师胡小丽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90后女孩陈玲选为感恩捐献造血干细胞,吴永安一家五口全部登记捐献遗体,专注“崇德事业”的郑超豪从2006年至今创立10个民间慈善基金……这些年来,不断涌现出来的善举与大爱,让瑞城变得有温度,有亮彩。

  崇德向善,其实是瑞安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瑞安市顺势而为,在文明创建中内铸城市之魂,打造道德高地,擦亮瑞安城市文明的闪光道德品牌。

  为让好人有好报,让善行更易行,瑞安市有一系列民间平台和激励机制,来呵护善行善德,激励立德行善。到目前,个人设立的民间道德奖217个,奖励基金总额910万元,均在全省领跑。除了落实道德模范在用水、用电、通讯、乘车、健康体检等方面的礼遇外,瑞安市还设立了多个专项关爱基金,对道德模范和最美瑞安人进行奖励和帮扶,并推出优惠信贷工程,帮助他们创新创业。

  同时,瑞安市率全国之先推出家风家训口述历史项目,努力打响“瑞城好家风”品牌,依托新闻媒体讲述家风好故事,建成一批家风传承教育阵地。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瑞祥公园、崇德书院等道德示范平台,形成区域道德地标和品牌,通过精美图文介绍,让好人的先进事迹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从138个文化礼堂凝聚民风民心,到10家“玉海缥湘”城市书房墨香全城,我市全力筑造精神文明家园,涵养城市文明力量。

  “最美瑞安人”的形象在瑞安高高树起。迄今为止,全市涌现各类道德模范、最美人物1127人,共有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0人入选浙江好人榜,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10人荣获温州市道德模范。他们成为瑞安百姓心中真正的“明星”。

  涓涓文明如细雨润物无声,润泽着瑞安大地。在首届“中国诚实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公布的《2016年全国361个县级市综合信用指数前50名城市排名》表上,瑞安信用指数位居全国第四。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树立起了城市新的精神标杆。

  建长效机制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

  在万松山茶亭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于睡梦中,一群爱心人士已经忙碌开来,为需要的人们送上一杯热茶。

  在玉海广场、瑞安市中医院前,由崇德书院创办的崇德慈爱站为环卫工人、低收入者发放爱心面包、豆浆等早点,寒暑不断,每年送出的爱心面包超过90万个。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改变着城市,也带动着更多的人为社会奉献力量。

  从万松山下,到飞云江畔,无论男女、无论老幼,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是123.5万瑞安人15年的共同付出,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文明创建不会一蹴而就。“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名归,是对瑞安过去15年文明进步的肯定,亦是对瑞安未来加速发展、再攀高峰的期许。

  创建的热情长久保持,责任不能懈怠,干劲依然昂扬,需要建立常态长效的机制和制度。新时代焕发新的精神面貌,呼唤着瑞安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追求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

  当前,瑞安市在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基础上,坚持常态长效推动“文明之城”朝着更高目标阔步前行。瑞安市将继续重拳出击,巩固并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为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八美八化”工作,为实现瑞安全域美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谱写新篇章,为实现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文明,创建不止步;瑞安,进步不停歇。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