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未成年人>正文
瑞安马屿:体验非遗魅力,学习工匠精神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7-04-14 15:29:00编辑:李洋洋

  瑞安马屿净水村上洞山下坐落着一幢古朴的博物馆——采成蓝夹缬博物馆,馆长王河生正在发酵池旁浸泡靛青,一年如一日,时光大致保留了这里质朴的色彩和缓慢的节奏。近日,一群孩子的到来打破了这静谧的岁月,他们是来自马屿文化礼堂的公益小天使。

 

孩子们认真听课,学习理论知识

  “这一个个蓝色的桶用来干嘛的呀?”,“这个是靛青吗?”,“这个模型为什么要泡在水里呢?”……孩子们边参观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悦耳的声音顿时让整个博物馆充满了生机,省级蓝夹缬技艺传承人、瑞安市马屿靛青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河生笑呵呵地一一为他们进行了解答。

  他说:“蓝夹缬从制靛到制作雕版到印染,出缸程序繁多,环环相扣。首先是打靛,每年十月靛青收割好,打靛师傅通过包含十几道工序的制作环节,使监靛植物变成印染的靛青染料;其次是准备好质量上乘的雕版,雕版纹样以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图案和花鸟走兽吉祥图案等为主,艺人精雕细刻,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在前两个工序的基础上再通过多达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印染。蓝夹缬技艺程序繁琐,工艺精湛,几百年的手工传承,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上箍

印染 

  在博物馆礼堂内,公益小天使们体验了蓝夹缬的制作过程,在王馆长在指导下,他们三五成群,通力合作,只见他们认真仔细地将已去浆的坯布用铁丝箍在竹筒上,为了达到印染的效果,一定要铁丝箍得紧紧的,用竹条挑平露在外面的坯布边,为的是着色均匀。到了下缸印染环节,每个小朋友都兴奋不已,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布组放到染缸里,每隔10分钟提上来一次,反复几次,视色而止。最后经过出缸、冲洗、吸水、卸架、晾布,蓝夹缬才算完成。

公益小天使合影 

  经过此次亦教亦学亦实践的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并了解那些正在消逝的传统工艺制作,领悟了专研、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