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正文
文明渴望认同、鼓励、回应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04-10 10:52:00编辑:李洋洋

  近日,笔者去邮政局办业务,尽管只有一名营业员,顾客很多,却是有问必答,热情周到,与以往我所熟悉的漫不经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到特别高兴,以此也充分看到了这个服务行业文明的生长。

  在这里也看到了另外一种不和谐之音。有一位顾客寄包裹写地址要佩戴一付老花镜,营业员和颜悦色地告诉他,没有眼镜了,今年以来先后放了好几付老花镜,都被人拿走了。我想:邮政局的服务方式也许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那些拿走眼镜的人更应该受到人们的严历遣责。将眼镜放在一个可以随便取放的地方,自然是为了方便顾客,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顾客的尊重----不难想象,假如每次需求都要向营业员要来老花镜,用完后尽快还上,会有多别扭。因此,这一方式本身就是文明服务的体现。但是,在这里,信任被欺骗嘲弄了,文明被野蛮亵渎了。

  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在渴望文明,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但文明不是外在于自己的抽象之物,社会文明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创造。近几年来,社会文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其重要表现就是一大批文明窗口和先进个人的出现,如山东济南市的工商银行,及被人们称为“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义务支教校长陈立群,辑毒民警胡建红,他们的热情和笑脸,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可以达到的文明高度。还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浙江省杭州市公交车司机孔胜东,坚持30年如一日义务为大家修理电动自行车,是公认的“活雷锋”。

  但他们的一行一动就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几句简单的礼貌用语,一些平凡的小事,就在人们之间建立了友爱和信任,构筑起了社会文明。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伸手可及。有时,甚至“不作为”就是一种文明。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社会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把公用的物品拿走……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只要不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文明。

  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由社会公民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以自觉的道德追求,坚守文明的行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文明的行为并不遥远。文明的行为,当然应该包括面对持刀歹徒时的面不改色心不跳,临危不惧,面对洪水滔滔时的英雄本色。但在常规化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文明一词更多的体现为平淡、琐碎的日常事务,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先进事迹,也不需要做出多么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窗口和先进,只是样本,是示范,社会文明如果只有窗口和先进,而得不到广泛的呼应,或者,得到的呼应是野蛮,那么,它就显得脆弱和单薄,甚至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就像是上文提到的邮政局中那个为了方便顾客的老花镜一样。文明不需要感谢,不需要报酬,但文明渴望认同,渴望鼓励和回应。回应文明应是文明。(孙德胜)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