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正文
生生不息 大爱无疆
来源:瑞安文明网发布时间:2020-12-11 09:06:00编辑:李洋洋

  范小桃,一位71岁、腿有残疾的老人,近日,她的一个举动,相信一定感动了很多人。这个举动就是她坐着轮椅,主动来到市红十字会办理身后器官捐献登记,并向工作人员表示,“有用的全捐了”。

  范阿姨这么做的目的,首先是因为她有个朴素的感恩心理。范阿姨早年挺不幸,幼时被遗弃在温州福利院,是个孤儿。8岁时搬到瑞安福利院生活,一直到18岁。长大后,不幸的范阿姨又为自己感到庆幸,政府安排她进入福利企业工作,让她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直至10年前退休。范阿姨说,她的退休生活也很幸福,有退休工资拿,时不时约上好友,开着助力车出门游玩。这一切让范阿姨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之情。这是深埋在她心底的一股正能量。懂得感恩的,肯定是一心向善的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范阿姨的举动,就是这一传统美德的生动再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国家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把祖国比作母亲,怎样回报祖国母亲,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课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是一种回报;甘于牺牲,乐于奉献,更是一种回报。不懂得感恩人,心中缺少的是善念,典型表现是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是自私自利者,那些挑战社会公平正义,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破坏社会规则者往往就是这类人。

  懂得感恩的人,有不一样的胸怀和眼界,能够接受美好和奉献美好。像范阿姨一样,经历许多但对生活仍充满热爱,努力追求快乐,拥抱美好,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因为如此,普通的范阿姨才有着不普通的举动。器官捐献是实现生命接力,传递人性光辉的一种美好行为,是大爱无疆之举。但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器官捐献重要性,但实际捐献人数并不多,无数器官衰竭患者在苦苦等待器官源中离开人世。器官捐献在我国实施缓慢,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如人之毛发受之父母,这是指人身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父母给的,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等。这话即使摆在今天,笔者也认为没有错,但不能机械地去理解和执行。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拋头颅洒热血,难道他们不敬爱自己的父母?不但有爱,而且是体现大义的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器官捐献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美好事情。人都有生的渴望,但谁又能逃脱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能做的是在离开这个世界后,给这个曾经来过的地方留下点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爱是永恒的纪念,而器官捐献不仅留下了爱,也是让逝者的生命和梦想在受者的身上延续,实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从范阿姨的举动看,71岁的她思想既不保守也不僵化,她是有大智慧的,是悟透这一人生道理的。范阿姨是可敬可佩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经常说生活是美好的,这是因为在我们身边不乏像范阿姨一样给我们带来感动的普通人,他们用真诚和善良,正直与无私,让我们的瑞安更加温暖。(薛建国)

© 2015-2022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浙ICP备第030140号
网络技术支持:温州网66wz.com